数码阿叔把这篇教程的名称定为"水彩印象",也许有人会说,既然Podium渲染出来的影像已经是拟真的影像,又为什麽还要搞这种水彩印象呢?其实这就跟我们的人生一样,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潮起潮落、永远一成不变,那麽这种日子必然过得一地鸡毛。对于表达设计的方式也是同样的情况,如果永远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渲染模式,那麽对于设计过程的检验以及对设计成果的发布,久而久之恐怕也会令人感觉乏善可陈啦。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用渲染的时候,总得多熟悉几种不同的表现风格,能够以多样化的面相做设计表现。 学设计的人大都画过水彩画,我们都知道水彩画具备一种特质,涂在画纸上水彩颜料给人的感觉是有点透明的,随着画笔逸散的色彩,凝结成似有似无细细的水渍边缘,营造一种清新淡雅的风格。许多朋友都很欣赏我们论坛中KEI与虱目鱼两位设计师的作品,在他们贴出的作品中没见过他们应用上任何渲染,而他们直接从SketchUp输出的影像,淡妆素抹的淡彩效果更显现设计师对设计作品的执着和率真。"淡彩",在影像的色度浓淡和明暗对比上跟我们习惯看到重彩着墨的效果图相比,淡彩少了那种浓油渍酱的烟火气,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受。
|Podium本身无法直接渲染出模拟水彩效果的影像来,必须借助后处理。最典型的后处理工具当属影像处理的行业标准软件Photoshop了。Photoshop原先是在Macintosh系统上执行的软件,20年前从其2.5版开始同时发行Windows版,到当前CS4版Photoshop的处理能力已经提升到无可匹敌的程度。凡是从事跟影像沾上点边儿的工作(包括渲染)都不得不用上它,因此我们整天泡在渲染里的朋友们当然也必须熟悉这个工具软件的操作技巧。话说回来,从Podium渲染出影像之后,如果要弄出水彩的印象来,当然可以直接应用Photoshop自带的滤镜做后处理,然而那个WaterColor的效果好像太强烈了些,弄出来的效果往往活脱脱的就像一张晕染出来水彩画。设计师跟画家不同的地方在于画家的作品是以画作本身作为标的物面向艺术市场,而设计师是以渲染为手段模拟设计作品完成后的模样,标的物是设计本身,渲染的内容是对设计内容详实的展现。所以效果图不能弄得太写意,必须得把设计上的诸多细节纤毫毕露的呈现在业主和观视者眼前,让对方肯定设计内容才是制作效果图的目的。 www.sketchupbbs.com在论坛上有一篇由往往执笔的"【Podium基础教程】提高篇(三) Clay+Line Overlay"教程,里面详细说明了给渲染出的场景模型套上细线边缘的做法。套线是清晰表现设计细节的好方法,尤其对于大楼建筑物的全景外观,密密麻麻的窗户加上隔板或挑檐,通常在渲染的光影中是不容易表现清晰的细节,经由套线这种后处理之后就很容易搞出一张"真的有用"的图来。今天这一篇提高篇(六) "水彩印象"具体的做法就是应用到套边线方式结合Photoshop对Podium渲染出来的影像做后处理,达到清晰表现的目的。 下面这一篇教程是从Podium官方网站论坛的一篇教程转载的,原文是大佬Zem先生于2009年1月27日所发表的一篇Zem's "Watercolor Look" Tutorial,在这里由数码阿叔编译成中文并加上注解。原文在Podium官方网站论坛上的目录为: SU Podium and more > Forums > Tips, Tricks and Tutorials > Zem's "Watercolor Look" Tutorialwww.sketchupbbs.com 现在开始一步一步的说明大佬Zem如何创建这种水彩印象:
[步骤1] 从Podium渲染输出影像你需要二个源文件,一个是从Podium渲染出来的影像,另一个则是从SketchUp直接输出的影像。这两个影像必须为相同的视景所分别输出。
|(数码阿叔注解:从Podium渲染影像和从SketchUp直接输出的影像两者高宽比会有差异,这没关系,只要竖向的像素大小相同就行了。输出影像像素大小参照最终需要的影像大小。)下面是从Podium渲染输出的影像,我(Zem)假设你已经知道怎麽执行渲染输出。
[步骤2] 从SketchUp直接输出影像
从SketchUp里,把相同的视景输出成一个JPG文件。得确认把风格(Style)里的轮廓线(Profiles)设成1,或者干脆把轮廓线关掉。输出影像的像素大小至少得设置成3000x2000,这样可以获得漂亮的细边线。
|(数码阿叔注解:关掉阴影,并且把视景显示模式改成隐藏线(Hidden Line)模式。) 你应该能弄出像下面这样的影像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