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洪广厦社区公园设计说明
一、引言
东洪广厦社区公园的通过改造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荒地的问题,设计出一个符合当代居民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现代化社区公园。改善周边的环境和人为环境,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公园,服务于当地的人们。
公园分析: 当代中国经济不断飞速发展,在城市发展中,大部分中国城市的土地利用混合度较高。除了少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社区外,教科书中描述的“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社区公园体系,很难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得以实施。即使少数建成的社区公园体系,也由于许多社区的封闭式管理,社区中的小游园公共性较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在现存的城市肌理中,尤其是在老城区,社区级公园绿地严重缺失。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品质日益受到关注,小广场、小公园和街旁绿地等大量的点状公园绿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断涌现。这些点状公园绿地的建设初衷是为了提升城市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化率。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规定,街旁绿地的绿化率应在65%以上,并未对其他设计提出要求。这些大量存在的点状公园绿地如何满足市民的日常使用需求,在相关的规划设计规范和研究成果中很少涉及。
由于城市公园严重缺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因而引发了对社区公园的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和得知发达国家对社区公园的改造与设计,通过Park One案例得知:一个时代向往的都市公民社区,一场 “城市公园式” 开发理念的探索案例分析以公共交通坐标为圆心的住宅开发、常住人口聚拢、公园绿地拓展,将成为该区域未来20年间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东洪广厦社区公园设计思路
(一)分析问题
同时借鉴美国中央公园的案例,中央公园的设计主要考虑的公众的需求,公园里的路都是大都是游客愿意走的路,中央公园的修建不仅仅提高了个人宜居生活品质,跟是在公共健康上能影响我们能保持成熟、良好、和健康的心理状态。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社区公园设计资料,结合自身的专业水平,借鉴相关的经验,经过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比较和根据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等各因素的研究成果,通过整体、联系、动态、比较等方法研读相关文献,收集相关国内外背景资料,同时考题成都周边的公园现状和对四川人文文化的考察,整理归纳分析交叉反复进行论文设计,并且和老师同学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最终确定方案。
(二)本设计服务对象分析
本文以东洪广厦社区公园设计为专门研究内容,具体分析了社区公园的定义和什么是空间设计。同时分析了当代社区公园不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并且以Park One:一个时代向往的都市公民社区,一场 “城市公园式” 开发理念的探索案例分析,得出社区公园的几大条件,使其更贴近城市居民潜意识中的某种精神需求,心理、娱乐、休闲等应该是居民生活环境核心问题,社区公园设计反映了“设计引领生活”的本质特征。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
针对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到图书馆或者网络上寻找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结合老师的意见做方案的调整与深化,同时自身到实地的场地中做相关问题的调查,并做好相关的问卷调查,有针对性的对问题逐一的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最终整理的数据对方案产生实质性的作用,为之后的公园设计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之后方案设计不断的深化,最终完成设计方案初稿的调整与效果的展示设计。
三、东洪广厦社区公园设计过程说明
(一)初期方案
东洪广厦社区公园的初期方案是以一颗桑树和一条桑虫为最初的设计符号以及形象设计,通过后期的整合和调整,解构和重新组合而成新的设计方向,得以提炼出升华出以蜀绣为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形式,同时在功能上满足居民空间与功能上的需求,本方案讲求从空间的多维度出发,空间与功能想结合,打造一个多维度的空间上,游客和居民可以在公园内感受到不同时空与季节的变化,让整个公园设计富有生动变化,公园景观是室内空间和建筑空间的延展,只有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才能让居民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所在,人们在繁忙的都市中有了一份心灵的绿地,让繁忙的人们感受到老成都慢生活的节奏,重回漫生活。
(二)修改过程
方案在最初的创作过程了,没能很好的体现人们的诉求,对于人们对生活中的美好,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都是应该考虑的,本方案在功能和空间在不断修稿,力求在整个空间上既能满足功能与空间上的需求,同时在精神情感上找到认同感,所以在初稿方案中大胆的找到成都的本土认同感,蜀绣文化对于人们的亲切度和文化归属感都是本案着重体现的设计思想。
(三)定稿方案
方案在吸取了指导老师蓝老师的意见,在满足空间与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蜀绣文化特色,其主要有蜀绣的展示区、蜀绣的工艺流程、蜀绣的发展历程、以及最适合儿童教育基地的养蚕教育区等。充分满足其功能与空间的丰富度上,在蜀绣文化上进一步的拓展整个空间的文化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