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绿化比城市园林、 街道绿化气魄要大,比荒山造林或农田网要求标准高、技术性强。公路绿化的特点和风格应该是:交融自然、简洁明快、气势壮观、舒适优美、方便 交通。公路绿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即环境保护实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避绕的原则。生态环境敏感点指: 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动 植物及栖息生长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 公园等。 3、绿化经费预先落实的原则。绿化经费除包括边坡、中央隔离带、立交 桥、沿线附属设施等处的绿化费用外, 还包含为补偿因道路建设所占原有地面 的绿化费用,如弃土绿化费用,如弃土场植 被的恢复与防护措施的费用。 4、因地制宜的原则。应根据其功能及植物各自不同优势来设计护 坡道及土质边坡,宜栽植多年生耐旱、耐瘠薄的草本植物与适应性强的低矮 灌木相结合; 挖方路堑段的石质边坡选用阳性、抗性强的攀缘植物垂直绿化以增加美观;边沟外侧绿地的绿化以生态防护为主兼顾美化,可栽浅根性的花灌木等。 5、测定土壤理化性能的原则。在植 树前对土壤理化性能如酸碱性、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硬度等进行详细测定以改良土壤,即对生土需增施有机肥、掺砂掺粘;对死土采用客土的方法解决;对石灰含量较少的,可大水浇灌,也可增施有机肥或采用偏酸性的肥料等。
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 公路绿化的日常养护主要是及时检查、灌水、除草、松土、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和补植等。 1、干旱季节,应及时进行人工灌溉,灌水量应随树苗的大小和土壤气候情况确定。 2、锄草和松土应结合进行,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春和夏季,松土深度5~6 cm,应除掉杂草根系,注意不能损伤树木根系;风沙较大的地区,可不松土。 3、对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树木,尤其是果树和经济苗,应与以施肥,促进其生长。 4、各种树木如栽后枯死,要及时补值。补植的树苗,应与原来应植的树苗的种类相同;苗木规格,须大于原植树木规格,并合乎植树技术要求;对于已经基本成材的行道树,除株行距较大、补植后不影响生长外,一般不可补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