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现自然,注重生态,满足功能性要求 在进行 景观设计时,首先应当明确水体的基本功能,并结合其他功能需求进行空间环境设计,高效率地运用水,减少水 资源消耗。水体的基本功能就是带给人美的感受,成为视线的焦点,提供人们观赏、戏水、娱乐与健身的场所,所以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在设计中尽量采用多种手段,引用不同的水体类型如戏水池、喷泉、溪涧等,丰富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 水体不仅具有审美价值,同样水体本身也具有调节小气候功能,可以吸尘降噪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特别是喷泉喷射的液滴小颗粒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人在其中可以感到心情放松,空气清新,宜人。在现代小区景观环境中,特别是在北方浮尘物多,空气的湿度不够,而大面积的水体设计可以有效地调节环境湿度和温度,改善小区小气候的生态环境,稳定小区环境气温。
2、环境的整体性要求 在环境景观设计中, 水景设计要充分体现水的艺术功能和观赏特性,并与整个景观相协调统一。因而在设计中,水景设计要想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首先要研究环境因素与地理条件,从而确定水体的类型,在平面设计上要使水的形态美观、平衡、均称,做到既有利于造景又有利于水的维护,体现水的变化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自成特色,不可千遍一律,实现与环境相协调。形成和谐的构图关系,使空间层次丰富和谐。并应设计、核定好日后的运营、维护、保洁、净化以及投入成本等问题,以免带来后患,弄巧成拙。 3、水景设计的尺度应适宜、和谐统一 一个设计成功的水景应有宜人的尺度,这个尺度必须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充分考虑人的行为特性,应该结合人体工程学相关学科知识,参考人体基本尺度、静态和动态空间尺度和心理效应等方面的因素。水体在景观设计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借助其他载体,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景观设计的需求。所以水体的形态和大小尺度应与山石、 桥、水生 植物、 雕塑小品和灯光的元素相结合,彼此协调统一,构成景观空间。 4、水景设计的安全性 在日常生活中,水可以满足我们对它的依赖性,相反水的破坏力是非常惊人的。因此在进行水景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水景的功能,考虑水体的安全性。水体一般以观赏、嬉水、为水生植物和动物提供生存环境的形式出现的。在设计中要考虑人与水的亲近关系,适宜的水深度才能形成和谐的生存环境。一般嬉水型的水景,多会吸引人们的参与性。如果这类型的水过深,有可能导致儿童的溺水发生危险。如果水的深度过浅,反而又会降低水体自身的净污能力,使水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在设计水景时,要充分考虑以上情况,对特定的水景观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可通过设置护栏、地面防滑处理、水岸边沿加宽坡度等措施,既保护了人们使用的安全性又保证了水质的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