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发帖也不知道怎么说,就发发任务书和设计图吧!求各位指正!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设计训练,使 学生在现有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民用建筑设计能力,更加熟练掌握一般民用建筑设计手法。 2、通过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学习风气,使其能更熟练掌握大型民用建筑设计的每一环节。 3、通过设计,进一步训练学生方案构思能力及绘制草图和正图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参观和设计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建筑系系馆流线要求的学习,对同类型其他教育建筑有初步了解,并能在设计中做出正确、妥当的处理。 2、要求学生通过设计的过程,基本掌握性质、大小及功能要求相近的空间之间的组合方法以及在造型上的处理手法。 3、要求学生通过设计, 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学习风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并能按时交草图,正图,严格按要求设计。 三、设计题目: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教育建筑大量兴建,作为教育建筑的大学建筑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原有建筑系馆不能满足新的要求,新的系馆基地设在学生生活了两年多的校园内,重点让学生从实际环境,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建筑使用主体和建筑设计者的双重身份进行建筑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和设计能力,开阔设计思路,形成创意思维。具体要求如下: 1、规模 在XXXX学院教学区内兴建建筑工程学院楼一座,此楼由两部分组成即:建筑系馆、土木系馆,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此工程分为两期建设,其中建筑系馆(一期)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土木系馆(二期)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统一 规划设计,此次只要求建筑系馆(一期)具体设计,一期工程要求功能、空间形态的完整性、独立性。 建筑系教学为五年制本科,每级两班,每班30位学生,研究生两年制,每年20人,教职工30人。建筑系馆建筑规模5000平方米(正负5%)建筑密度不大于40%。 2、基地: 该项基地处XXXX学院西南部。地段西南临校西环干道,宽22m,隔路为工程中心,东临经管学院教学楼,北临绿地。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该项目占地1.9公顷。见总平面图。 3、设计要求: (1)平面功能合理,流线清晰。总平面布局中,注意处理好出入口与室外环境的关系,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学、办公、学术、辅助等各功能的合理布局,解决好垂直、水平 交通,特别是 室内空间形态塑造。 (2)空间组织与建筑造型要体现出教学建筑的特点。 (3)注意推敲建筑形体与周围建筑的关系,设计符合所在地气候特点并注意室内外环境设计。绿地不小于40%。 (4)造型与地域环境相协调,并注意突出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色。 4、建筑组成及要求:(以下面积为使用面积)平方米 (1)教学主要用房: *专用教室 10x90~100 m2/间(每人平均3~3.5 m2) *讲课教室 6x60 m2/间 *美术教室 3x90 m2/间 (朝北或顶部采光) *评图教室 3x90 m2/间 (可为开敞式) *报告厅 180 m2 *展览厅 240 m2 *图书资料室 240 m2 *建筑物理实验室 2x90 m2/间 *教学设备用房 1x45 m2/间 (2)教学管理用房: *小会议室 1x30 m2/间 *教师办公室 20x15~30 m2/间 *行政办公室 3x15 m2/间 *复印室 1x15~30 m2/间 *系主任室 2x30m2/间 *计算机室 1x90 m2/间 *值班管理室 1x30 m2/间 *接待室 1x30 m2/间 *小卖部 1x10 m2/间 *设备室 1x20 m2/间 其它空间要求如下: * 门厅数量及面积根据需要自定。 *主门厅包括一个门卫室。并要求门厅内附设一定的临时展览面积,可根据需要灵活布展。 *卫生间、开水间各层设置。 *开水间约6 m2 ,卫生间厕位数有使用人数推算。 * 活动空间面积自定。要求为师生提供一处或几处进行交往、评图、课外活动、学术沙龙等活动的非封闭场所,既要保证交通便利、便于使用,又要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减少对讲课的干扰。 *室外场地,可供学生们交流、休息、搭建小型模型,进行小规模结构、构造实验。30辆小 汽车位。 *普通教师层高3.6~3.9 5、成果要求 A.图纸内容 ⑴总平面图1:500 ·画出所有建筑物的屋顶平面(当屋顶为挑檐或楼层有挑出时,需以虚线表示一层外轮廓平面)。 ·画出红线内场地各设施( 广场布置,小汽车停车方式,绿地, 小品)。 ·画出场地与道路的连接方式。 ⑵各层平面 1:200 · 功能分区。按设计任务书要求将使用性质相同或接近的房间组合在一起,计算出面积,考虑无障碍设计。 · 体块组合。按相互联系和分隔关系,明确各体块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体块组合。根据建筑物所处地段的环境条件如地段大小、形状,周围道路,人流状况,朝向等因素反复思考、修改和比较,抓住主要矛盾,从而选出内部使用功能合理、对外联系简捷安全、造型较好的方案。 · 平面组合。根据各功能区的使用性质确定房间之间的组合关系。在确定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根据闹静程度、对外联系顺序及朝向等的要求,合理确定不同房间在平面中的位置。 ⑶剖面图(1~2)1:200 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宜通过 楼梯间及建筑主入口,应选择最能反映全貌和构造特点的部位;剖面应反映出结构形式,框架结构须绘出剖到和可见的梁、柱截面及轮廓线;有完整的尺寸标注。 ⑷立面图(2个以上)1:200 根据建筑内部空间组合的平、剖面关系,如建筑空间、墙柱、门窗的位置等,描绘出建筑各立面的基本轮廓,设计时应首先推敲立面各部分总的比例关系,考虑各立面之间的统一、连接和协调。按建筑艺术构图规律着重分析立面的划分和处理、门窗的安排,并对建筑入口、重点部位等作细部艺术造型处理。 ⑸分析图(若干) ⑹效果图:A2图幅大小的透视或鸟瞰图不限,表现主体建筑或建筑总体环境均可。 ⑺设计说明100-200字,阐述构思理念和意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和停车位等。 B、图纸规格 ⑴设计成果的图幅为A1:841×594mm,张数视需要而定。 ⑵所有图幅都用墨线绘制在不透明图纸上,要求图画整洁,构图匀称,字迹清晰工整,色彩协调。 四、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1.考核方式: 根据学生在设计期间的个人的表现、设计成果质量等方面质量综合评定成绩;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2.评分标准: 学生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各部分分值构成及评分标准如下: (1)构思和创意 5分 (2)总体布局及环境处理的能力 10分 (3)空间布局、流线处理的能力 20分 (4)造型处理的能力 25分 (5)结构选型设计及技术经济问题的处理 15分 (6)表达能力与图纸质量 25分 五、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