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中应用垂直绿化方法在遵循一定的原则前提下,要按照以下顺序步骤实施绿化。 1、区别垂直绿化类型 墙面绿化,在配置 植物类型时要注意被绿化物的色彩、形态、质感的协调,并考虑 建筑物与其他园林设施的风格、高度、墙面的朝向因素;棚架绿化,利用生长旺盛、分枝力强的缠绕性植物、长蔓性藤本,稍加牵引力扶持,让其覆盖在长廊的顶部及侧方,以形成花廊,使人们可以在棚架下休息、乘凉;阳台绿化,阳台和窗台是楼层的半室外空间,可以摆放藤本、花卉、盆景之类植物并靠向阳位置形成绿幕或垂帘,不仅使高层建筑有绿色点缀,也可以 装饰门窗、增添生气和美感;立柱绿化,依附物体一般为电线杆、路灯灯柱、高架路立柱、立交 桥立柱,由于立柱所处位置一般大多 交通繁忙、废气、粉尘污染严重,所以适合选择适应性强、抗污染并耐阴的植物种类。
2、植物群落的确定 首先,通过对当地的植被情况进行调查,确定哪些植物群落比较适合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其次,群落里不同 树种重要值的分布,从密度、频度和优势度这三个角度可以看出群落里各种植物的数量特征,并通过计算相对值之和(即重要值)就可以反映出该种植物在整个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数值越大则表示该种植物在这个群落中的重要性,对整个群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一定保证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最后,通过确定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之后,就可以结合群落多样性得出结构良好、多样性丰富的群落结构中主要的树木,并把该种树木作为群落中主要的树种进行种植。 根据绿地面积和形状的不同来确定植物物种的数量,在进行垂直绿化设计的时候,是需要充分考虑绿化用地的面积和形状的,因为绿地用地的大小、形状以及破碎化程度会对植物群落多样性以及能量营养的分配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如果破碎程度较大则不宜种植过多的植物种类,因为这样只会让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是死亡。所以,在 规划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面积和形状来计算得出适合种植植物种类的多少,适合种植哪种植物,并根据群落结构和绿地的 地形、地貌进行合理的布置。这样既可以避免在植物景观构造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可以避免在植物在生长过程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养分补给而出现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情况。 4、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有机结合 垂直绿化需要慎重选择位置,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立面的色彩、形式、风格,不同的建筑物都有各自的风格,特别是在一些新建的小区,需要充分结合不同的风格,将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有机结合,既要考虑绿化的效果,又不能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能一刀切,千篇一律。同时,也要注意小区里面电力设施的周边的拐角处零星绿地,扩大 围墙、灯柱、廊架绿地面积的外延,将垂直绿化和平面绿化融为一体,提升整个垂直绿化的档次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