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水 景观逐步普及,水生 植物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科学合理地运用水生植物造景.不但能够营造出优美的园林水景观,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变化与统一 指水生植物的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方面,要求有一定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如同一池塘的睡莲,花色有红、有白、有紫,也有蓝;花梗出水的高度不一、错落有致,这样有了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其多样性;但它们生长状态、叶型及花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使得景观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
2.协调与对比 水生植物的造景设计,按调和的原理,应注重水生植物之间、水生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协调,给人产生柔和和舒适的美感。在古典园林植物的配植中,荷花与垂柳成为一种传统程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描绘的是岸上婀娜多姿的柳枝与湖面碧绿的荷叶能协调得体,相映成趣,有一种舒畅优美感。若用观赏水草造景时,在水箱画面的中景或侧景处,选植一些像柳条、水芹等,使它们在姿态、线条、色彩上产生柔和、舒适的感觉。相反,运用水生植物的色彩或环境中的明暗度,突出景观的主题,烘托气氛,易产生强烈的刺激感。如水面上架设一座虹 桥,与岸边的垂柳和湖面的睡莲等水生植物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水生植物景观更富有诗情画意如白云、蓝天与湖塘的荷花相映,色彩反差大,对比强烈,而在荷塘运用水柱或喷泉亦能产生明显的对比效果。 3.对称与平衡 园林中的水池形式以几何形状居多,如在正方形的水池中,配植对称的睡莲、菖蒲等水生植物,就连岸上的花木也排列整齐均衡,给人产生一种平衡、整齐、稳定的感觉。水生植物造景艺术园林水景主要以水生植物、岸边植物、山石、 建筑等作为构景要素。在造园中,常利用各种水生植物和岸边植物,结合建筑,运用不同的造景手法,表现各种水生植物那优美壮观的景观,反映园林艺术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