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等处的装饰石刻壁画,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其情节连贯、构思精巧、主题层次分明,通过能工巧匠的双手,以刀为笔,以石为纸,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高超的绘画艺术和精湛的雕刻技法,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至今仍光彩夺目,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从题材上大体可以分为六类: 动物类:(如鱼、龙、凤、鹿、麒麟、仙鹤等)、 字符类:(招财进宝、唯吾知足、福、禄、寿、禧等)、 器物类:(如意、钟、磬、珊瑚等)、 综合类或共生类:(如花与蝴蝶、喜鹊与梅花、蝙蝠与寿字、鱼和莲等)。 共生图形反映出的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生命关系,是生命生存的法则和宇宙存在的法则。所谓共生图形可以理解为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图形元素,通过巧妙的形式组合,共同出现在一幅画面当中,借此表达一定的美好祝愿和期盼。共生图形从反映的主题内容上可分为自然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社会的共生、人与神的共生、文化间的共生等等,在结构形式上主要采用了共用、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鱼在中国被视为富贵有余、吉祥如意的象征。鱼纹是一种常见的中国传统图像,在众多鱼纹中,“三鱼同首”的图像因其独特的设计意匠和造型被后世广泛采用。根据文献和图像资料的记载,在汉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成熟的“三鱼同首”图像出现。鱼纹出现的原因,历史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从物质生活的角度,认为鱼是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与人的生存建立有密切的关联; 二从生殖崇拜的角度,认为鱼因其产子多,而成为先民企望多多生育的象征。 而关于“三”的数字寓意则由来已久,道家的鼻祖——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三生万物”表达出“三”寓“多”“繁荣”的含义,因此用具像的“三鱼”代表“多鱼”“所有鱼”的意义。“三”是生命衍生的重要一环,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吉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