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大二学子,这是第三个设计—全日制幼儿园设计,刚刚评完了
2草,老师对方案进行了大改,虽然自己感觉不是很爽,毕竟自己也辛苦做了几周,不过回想一下,觉得老师的修改也确实更合适,但是我的心中还是充满疑问与迷惘,不仅仅在于这次设计本身。首先,
建筑设计的学习方法问题。一、我们班有几个人的设计在
2草阶段的图纸表达及深度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更加深入,我不知道他们具体是怎么学习的,同样的时间,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出更好的设计?更有艺术细胞?其实我花在设计的时间也不少,也经常往图书馆跑,观看网上的优秀作业,但是最终做出的建筑设计成果却相去甚远。同样是大二
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能够想到的更加深入,在图纸表达上也更加全面,而自己的设计却相对来说更肤浅。他们自己也说,自己也不是一直学,也经常玩游戏,如果要说方法的话就是多与同学交流。可是我也经常与同学交流、讨论,可是似乎却没什么效果。那么建筑到底应该怎么学?怎么想?怎么去设计? 二、就我们目前的知识程度而言,自己去凭空想象一个设计基本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必须要去参考各种大师作品。可是,我觉得大师是一个很
商业化的东西,是各种商业化的产物,他们的建筑虽然做的很好,可是不一定就能引起我们的共鸣。那么我们又能从大师作品中学习到什么?仅仅是开窗?外形?亦或是其他?怎么去领会大师作品?然后是设计表达的问题。很多同学的设计其实做的并不怎么样,可是依靠强大的手绘或者电脑技术,他们却能将图纸画的很炫,在评图时,很多时候我们就去关注其表现去了,而不是其建筑设计本身,他们自然能得到高分。而那些即使设计有亮点却苦于表达不好的同学就只能得到一个中等的分数,然后默默的将学习重心转移,去学表现技法,从而忽视了设计。那么设计与表达哪个更重要呢?虽然我也知道在以后实际项目中,甲方更偏向于外形的表达,可是我认为我们在校学生应该更多的关注设计本身,应该更加关注怎么设计才能使得空间更丰富,流线更明确,更能从人的空间感受出发。。。。刚评完二草,情绪有些小波动,有点语无伦次,见谅哈
~~~希望过来人能够帮解决一下我自己以及(我相信)很多在校学生当前的困惑,进行一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