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足因地制宜原则 园林地貌是园林的骨架,我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的一大特点就是因地制宜,利用原物原貌。因此进行园林 地形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尽可能利用园林实地中的自然地貌、地物。例如原有地貌或平坦或起伏,有山岗、沼泽等,基本符合或部分符合设计效果预期要求,这时候就应在充分尊重原有地貌的基础上,结合园林使用功能和园林 景观构图等方面的要求,对景物的安排、空间的处理、意境的表达都力求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起伏,自由布局。同时,还应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全面分析,并坚持对原地貌"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使土方工程量降到最底限度;如需改造原地貌,也应尽量达到园内填挖土方量平衡。
2、满足使用功能原则 园林中 活动内容多,景观要求丰富多彩,地形设计应满足园林功能上的要求。如游人集中的地方,体育活动场地要求平坦;欣赏自然风光的地形要有起伏;为创造划船、游泳、种荷、养鱼的条件要开辟水面;为给游人以远眺的条件,而应堆阜造山。因此,园林地形的设计要尽可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为游人创造出各种能满足游乐活动所需的不同地形地貌环境。 3、满足景观要求原则 园林应以优美的园林景观来丰富游人的游憩活动。所以,在园林地形设计中,应力求创造出能满足园林景观要求的游憩活动 广场、水体、山林、草坪等开敞、郁闭或半开敞的园林空间意境,以便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使园林布局更完美、更实用。其地形设计更应结合园林景观,与景园 建筑及平立面设计同步进行,使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形成一幅集人文、生态、艺术等于一体的优美画卷, 4、满足施工要求原则 园林地形设计在满足使用和景观需要的同时,还必须使符合园林施工上的要求,即可行。例如堆山与堆山坡度的关系、各部位的排水坡度、理水驳岸坡度等,都需严格、合理地计算安排,从而合理的解决陆地内涝、水面泛溢或枯竭、岸坡崩坍等工程质量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