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在欧洲上学,在Bar 主要潜水为主,后来发现潜水的已经基本没法参与讨论和下载了,今天想了想,怎样能给大家提供点稍微有信息量的东西呢,那就分享下这段时间碰到等高线或者山地基地的时候的一些办法,包括等高线的获取,以及其他相关软件的可能性,和实体模型的制作。 在最近一年里跟此类问题打过两次交道。可能平时学校里和工作中对于此类项目课题大家碰到的不多。
1, Google Earth 这个基本上可能大家都会,基本思路就是,在Su里,通过Google工具条,选到自己需要处理的基地,导入后会有一个有高差的 地形模型,如图 拿最近手上处理的一个地的图片做例子,通过su和google 得到的地形大概是这样的~
从goole切出的地形
有时候通过google,想得到更大的地形,就需要多次截取,比如
多个地形直接可能又重合
简单的说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把一做阿尔卑斯山拼起来,但是两个地形交接的地方 有时候会出问题,就需要用到几个su插件来处理,
处理插件
第一个是给从google截出来的地形加基座,第二个插件是把两个地形有重合的地方切除,先点插件,然后先选择要保留的那个,然后再选另外一个,然后就能得到切割过后的地形。
通过插件制作基座
通过截取的模型,我们可以继续得到大概的等高线 具体的做法很多,可以直接用su的插件等高线工具做,或者用笨办法,也是等高线的本质含义,相同高度的层与地形交接的线就是等高线,建n个高差相同的面,建组,跟地形模型放到一起,全部选上,右键相交面 -与模型
笨办法做等高线
没有一步步的写成做法教程,只是想更多的提供一下处理类似的问题的思路。
说了很多su和google的好话,也得稍微说点不好的方面。
还是这个地形,需要处理的位置是画圈的那块,在实际去实地考察的时候其实发现基地是完全高出周边的一块相对平整的平地,虽然在整体山地大背景下这实属难得,但是也恰恰是这块地的特点,在想通过SU和google直接方便快捷的导出地形和等高线的时候,发现此处却处在一个背坡,跟实际至少偏了50m,这也就提到了这个问题,su和google在复杂地形的处理和提供上,能给 建筑师提供到怎样程度的信息。直接导出地形和等高线,划块地,排功能?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具体的基地信息肯定还是得通过测绘部门以及政府资料部门获取,甚至通过细化地图的方式。
基地
而能提供给我们参考的东西又很多,往往这种大尺度的东西,如此方便便捷的可以供建筑师查看,找前期思路,大方向,以及跟周边的关系的时候,su和google在处理类似情况的时候,优点就非常多了,而具体到细节和细节的处理,只能作为参考。
2.global Mappe
这个软件主要还是用在地图制作编辑等方面,引用一下软件介绍
(Global Mapper 是一款地图绘制软件,不仅能够将数据(例如:SRTM数据)显示为光栅地图、高程地图、矢量地图,还可以对地图作编辑、转换、打印、记录GPS及利用数据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功能,6.xx版增加了直接访问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卫星照片TerraServer数据库和GlobalMapper内部的地形图及以真实的3D方式查看高程地图的功能。Global Mapper的用途浏览、合成、输入、输出大部分流行的扫描点阵图、等高线、矢量数据集的软件,它可以编辑、转换、打印各类地图图形文件,可以利用全球情报系统(GIS) 信息资源。它可以转换数据集的投影方式以符合你的项目的坐标系统,并可以同时对数据集的范围进行裁剪。它还提供距离和面积计算,光栅混合、对比度调节、海拔高度查询、视线计算,以及一些高级功能,如图像校正、通过地表数据进行轮廓生成、通过地表数据观察分水岭、对3Dpoint数据转换为三角多边形和网格化等。)
由于想看下基地在整个阿尔卑斯山的地理位置和其他信息,就用这个软件做了张大尺度的等高线图,大概就是以100m左右等高线为主要信息,地势起伏,山脉走向,以及几个比较重要朝向的关系,通过这类图可以比较清晰的读出。
大尺度地理信息图
具体类似数据的处理和做法其实都很简单,因为用的是这个软件最基本的功能,而这个的尺度由于更大,所以更不可能极度精确,但是就好比 1:200的图,你不需要画墙身构造细部一样,1:20的图你不能把墙涂黑一样,不同的尺度和比例的图,我们提取不同的信息。
3. GPS地图 由于大家发现上面的图,有了地理信息,而真正我们能用到设计中的很多信息还是缺失的,比如说,基地周围已经存在的路线,给驴友和登山爱好者的常规路线信息等等。
通过这个软件,最后得到了一张
gamin导出的gps地图
这个图的信息量就大了,首先很精准的等高线,红色的路径全部是登山和徒步路径,甚至有难度标示,途中可能的供给站和变电所等等,包括缆车站,或者庇护所等信息均能从这张图上读出。具体做法也有详细的攻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一下就能出来,虽然可能用到的时候也不会太多。同时比较这张图的等高线和google得出的等高线,已经明显能发现google的等高线还是有比较大的误差的。但是缺点是这个图导出的图木有我们平常处理起来比较容易的dwg格式等等,所以有的时候不得已还是得用笨办法,描图。
4, 传统地图 我不知道传统的带地理信息的地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来源是什么,比较了下地图和上面通过gps地图导出的等高线,发现还是大体上比较接近的。可能地图的数据来源是此类方向吧。好处是地图是有比例的,不管是1:n万,都是可以在CAD里找到合适的参照继续加工的。等高线从地图上读取20m的高差,在20m中通过看gps地图的信息将20m的等高线简单细化,之后得出可以供后续设计出图的cad图纸。
信息量极大的地图
最终得到可以用于设计的
说了这么多,没有很细节的说具体哪一步怎么做,还是在大体的说碰到类似的情况可能的一些处理数据和信息的方法。而有的时候不是那么追求细节的时候,其实google已经很方便了。而如果落实到实际建造,可能由于每年日积月累的气候变化等等,导致实际基地跟哪怕是非常精细的gps地图都有差距,这也是可能发生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实体模型 表达高差地形模型的可能性 其实有的时候做模型的方法真的是五花八门,简单的通过等高线表达,或者是直接用3D打印?其实哪怕是用同样的等高线,不同处理手法做出来的东西也都是各有各的特点。
直接用一层层板堆起来
或者通过每一层的厚度节省材料~不过这都是穷人们的做法…
当然了不乏高技派,直接从大体快一点点切出来,甚至有哥们很牛逼的有钢刷把几块泡沫刷成地形的,当然了别人不是瞎刷,高差地形核心本质还是高度变化的趋势,把大泡沫切成同样高度的几层,找到变化关系,用钢刷做出来的模型非常漂亮,可惜照片找不到了。
以及这种先大致做好高差模型,上面蒙上石膏网,涂水,效果就更好了~像是真正石膏浇出来的一样,当然了,直接用石膏甚至混凝土,如果有出色的模板制作技术,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
差不多说完了,主要以思路发散为主,希望抛砖引玉,多多交流。版权所有,转载希望注明作者~
大尸米 06.06.2013
(好吧....真冷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