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湿生植物品种繁多,如果运用不当,不但不能从整体上提高园林景观的层次,而且还会对景观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水湿生植物配景中,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多样和统一相结合原则。水生植物在选择上要讲究多样性和统一性这个总则。在植物的选择上讲究形态的多样性和风格的一致性。②独立性和融合性结合。景观要有自己独特的性质才有吸引力,但是切不能和总体的景观格格不入。③讲究旋律和节奏。水湿生植物造景要有韵律和节奏感。可以利用水湿生植物的形状、色彩、线条等特点和岸边植物相互配合,从而产生韵律感和节奏感。
2、水湿生植物的景观配置 ①水体沿岸地带的植物。水体和地面交界的位置土壤相对比较湿润,下雨时有些地方会被水淹没,所以要选择在干湿两种环境下都可以生存的植物,并充分考虑山水之间景观的协调配合。所以可以选择种植水杉、柳 树等乔木。 ②浅水区和深水区的植物选择和配置。在浅水区适合很多水生植物的生长。对于沼泽可用挺水植物进行配置,例如芦苇、美人蕉、蒲苇等。"茅乡水景"运用多种水湿生竹屋进行配置,不仅丰富了植物种类,使山、水、地三者自然衔接起来,而且还起到了保护原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结构。 深水区适合水生观赏类植物的生长,如荷花,睡莲,芡实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荷花。西湖的"曲院风荷"是最为著名的深水区水生植物景观。曲院风荷结合了西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特点,大面积种植荷花和睡莲,营造出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 ③水中 亭台、楼阁等 建筑周围的水生植物配置。水中的亭台楼阁是不缺少的园林建筑,它的作用使增添水体的情趣和人文气质。水生植物在水中亭台、楼阁的作用主要是对建筑物的硬质墙体起到遮挡和协调作用,所以这里应该选择常绿的,而且植株较大的水生植物。比如在水边建筑旁种几排 竹子,在竹子下面种植大量菖蒲、芦苇进行协调、移步异景和空间分割的作用,达到远景和近景的协调配合。另外,还可以建立人工湿地来营造狭窄水道除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