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区所处的城市规模,城市 建筑风格,城市的道路、绿化、风景等环境,小区周围环境及其小区的相互作用等整体角度来进行小区的规划。在城市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指导下,必须从整个城市环境的要求入手,从空间、绿化、 交通、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将居住小区有机的纳入城市环境中,规划中要尊重自然生态,注重与环境、 地形、方位、地势、自然条件等密切联系,尊重历史文化地区文化和生活方式。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周边地区对居住小区的影响,在小区创意上与之协调。
2、以人为本的角度了解小区居民的新要求。 充分考虑未来居住小区的综合功能需要,考虑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方式的改变等对于居住小区的影响,如随着老龄化社会发展,及双休日居民居住文化生活的丰富、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小区规划要为他们留出室外 活动的空间场地以及 室内活动场所,相应的要考虑到幼儿园、小 学校等的变化。考虑到小 汽车要进入家庭,要为小汽车规划出车库或停车泊位,解决车辆的交通分流和人车分流等问题。 3、兼顾功能要求和开发建设的经济效益。 根据城市用地情况,适度考虑建筑密度,规划中掌握小区指标适度,是规划中一个重要内容,要彻底屏弃 住宅小区开发中,片面追求容积率、开发量,而忽视环境设计的做法。从 商业角度讲,影响小区用地与住宅价格的因素很多。用地位置、外部环境、住宅层数、住宅与服务设施的有机安排都能够使其相对增值。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小区规划。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小区规划中必须一贯坚持的原则。小区规划中 资源利用,环境建设充分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有长远性和预见性,避免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基础设施缺陷的情况。小区规划不仅要考虑到住宅本身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而且要注意外部生态 景观环境、保安防灾和服务设施、社交环境等提出的要求。如设置完备的保安系统,在小区的出入口、庭院入口、单元入口设置相应的监控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小区有线电视以及数据通信网的综合布线系统,用户三表远传计量的管理自动化系统等。设置高水平的医疗卫生设施,设置适宜的休闲空间和公共场所,如游泳池、篮球场、儿童游戏设施、文化长廊、活动 广场等等。追求自然舒适,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逐步提高基础设施并完善其功能,是体现现代居住水平的一个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