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为大家带来的是玛利亚住宅的Art表现,依然会共享所使用的SU模型(模型来源于网络),百度网盘共享,方便没有积分的同学下载使用。
这次除展示效果图外,再发一点个人作图的小小心得,供刚入门的同学参考。教程当然还是算不上啦,所有图面表达都以个人审美为标准,真要理论什么的还真写不出来,经验之谈,所以是心得,心得而已。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共同进步。不说废话,下面进入正题。 从SU到Art的过程就不多说了,除了正反面,也没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就直接略过了。 下图是进到Art里面,选好的一个相机角度,也是出图时所用的角度:
先谈谈构图什么的吧。
1.首先要知道我们表现的对象形态,不是很准确但很简单的说就是长宽比。上图中的建筑长宽比非常夸张,我们就需要选择相应的图幅以容纳最大量的建筑(新手刚开始作图的时候一般不太会注意改图面尺寸)。建筑长,我们的图幅也要相应加长,见上图。
2.注意我上图中的两条红线,整个建筑的主体基本在两条红线之间。这么放是因为我们的建筑非常的偏平,建筑偏下放置,使得图面重心偏下,这样整个图面才会显得很稳;就像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重心越低,物体越稳 ,差不多一个意思。还有建筑偏下得好处是,前景所占比例就会小很多,就不用苦恼没有前景素材而使得前景空空如也,背景素材嘛,一般都是非常好找的,一个漂亮的天空还是能给图面加分不少的。
3.横向看完,我们再看竖向,见上图。同样将图面分成三部分,这次是均分。从左往右建筑所表达的东西越来越丰富,细节越来越多(当然也是因为本身设计优秀的原因)。但是现在上图很明显地,横向重心偏右,丰富的色彩以及细节使我们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右边部分,中间及左边就显得很轻,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增加物件素材来使图面达到左右平衡的效果。
4.配景的添加。红色的部分为每次新增的配景:
a.见上图。我首先添加的背景部分,因为背景部分相对简单,对素材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达到一眼看过去,有东西可看就行了。添加原则也很简单,让图面显得更加平衡。上面说到建筑重心偏右,左边过于“简陋”,我们就可以在左边放置较多配景,而在右边稍作表达。
b.见上图。添加完背景部分,就可以对中景进行些许表达。首先在左边添加一颗比较大的植物,并且只显示一部分,更多的细节放在图幅之外;放一颗较大的植物更多的是为了在地上形成一片阴影,这样既能表示周边茂盛的植被(当然是让人自己脑补出一片森林),也能在近景处通过阴影形成更多的细节。右边也放了半颗植物,当然也是为了和左边取得平衡。
c.见上图。大型植物完工后,再来添加近景和细节,主要指的是各种灌木。左边的前景我选择的是一个灌木的顶部,增加细节的同时可以占掉很大一部分的前景图面,也就不用再多增加其他素材,省时省力。右边的灌木只显示了一半并且留出了部分草地,毕竟是别墅不是原始森林,植物适量即可,植物太多也会显得没有人气,太荒凉(其实主要是电脑不好啦,太多素材电脑带不动……)。
d.见上图。最后再在泳池边上放些许灌木进行点缀,光秃秃的草坪不利于表现,增加适量灌木亦可增加细节。然后再选择即可树形简单素材对图面进行补充,丰富整体植物构成。选用植物不用太多,三四种不同的组合就差不多了,毕竟不是做景观表现。e.此次选用的都是针叶树种,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更换。因为此次建筑色彩比较鲜明,我选择的都是颜色较深的植物,与建筑色彩形成对比才能突出建筑,不然植物就会显得喧兵夺主。
5.具体参数什么的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我就稍微调了下光影什么的,材质也是按照su里的稍微更换了下,后期加工的时候其实也会发现:对于这种距离离得稍远的建筑,材质纹理什么的其实很次要,颜色搭配合适,材质问题就完全OK了。 6.然后就是渲染出图进PS啦,新人们记得导出的是PSD格式,方便后期更改。
7.这就是渲染出来的图了(图是之前渲好的,不要问我天空为什么变了,写心得的时候再开Art源文件,背景的hdri文件没了……),大家可以看到和以上Art里截出来的预览图差别基本不大,主要就是画面变得更加细腻,阴影什么的更加准确而已。
8.再看上图,标出来的地方主要是一些我认为不足的地方。首先,天空稍微简单了点,过于平淡,过于晴朗,一张带感的图一般都会有一个很漂亮的天空(当然这个是看个人喜好);然后左边的连廊因为角度问题已经变成了一块板了,细节不足;右边红色标出的廊架部分(姑且认为是廊架吧)处于图面较中的位置也显得些许单调。针对这几方面的不足我打算在PS中增加一些细节。
9.上图就是增加细节之后的样子了。我P了点攀爬植物上去(我也不知道那些叫什么……)以及一个“百度图片”来的天空。天空素材其实是最简单的,百度随便一度就能出来一大堆,后加天空要和原有天空比较和谐地平凑在一起其实很简单,将新加天空的图层采用“叠加”模式盖在原有的天空之上就可以了,顶多再稍微调调色相,通过蒙版把不需要的部分擦掉就可以了。植物P上去调调色,就能融入整体了,也是很简单的;注意一下透视和可能存在的阴影就行了。
10.再看上面这张图,改进的主要是水面(貌似看着不是很明显)。为了让水面看起来更加清澈透亮,我选择的方法是:复制天空图层,垂直翻转,再通过色彩通道用蒙版扣出水池部分,同样以“叠加”模式放到水面图层之上,这样看上去就能有天空的颜色和倒影(注意水与天空色调要一致),背景的植物也用同样方法加上去。
11.上图,对于草地的表现,要是全模的话,我的电脑根本带不动,所以一般都只能靠PS了。这次的草地素材依然是百度随便度了一个(上面的草地就是百度出来的,很好找),很多时候百度的图片素材都会出现尺寸不够的问题,对于草地可以用PS中的“仿制图章工具”进行一定量的复制,因为草地没有规律,复制几次一般也不会被看出来的。当然透视很重要,要是素材透视不正确,就很容易损坏图面。细心的各位应该会到上面带草地的效果图是不是哪边不对劲?没有阴影。因为上图我只是简单的把草地抠出来,替换了原来的草地,但是原有草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带有阴影(Art要是能单独给阴影一个图层就好了!)。对于阴影我是这么处理的:再复制一次原有的草地,放置于我们后期选用的草地素材图层之上,以“叠加”模式盖在上面就可以了,当然还是要对带阴影的原有草地图层调一调色的,不然颜色会很恶心。这样就能将图面的阴影保留的同时,换成我们喜欢的草地,使图面更有层次感见下图。草地边缘部分再用PS自带的草笔刷刷一下扣草地用的蒙版就行了,注意刷草的时候关掉颜色动态。
12.最后再对图面进行总体的调色,增加对比度,改改可选颜色,要特殊效果加个滤镜什么的,这些反正看个人喜好,没有统一标准。成果就是置顶的那张图啦~
13.忘记一点,Art渲染出来的图有这么个图层
这图层应该叫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用的时候大家可以将此图层改成“滤色”模式,再改改透明度什么的,放在渲染出来的成图上方,可以很好地增加画面的体积感(是不是叫体积感再说,反正效果还可以),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还有PS中的图层模式还是很有用的,这次我用到了最多的是“叠加”,前面也反复提到了,模式很多,用哪个没标准,反正一句话:效果好就行!
14.上面写的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实际还是很费劲的,细节很多,需要耐心一点点完善。个人经验,各位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下方留言,多多交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最后,十分感谢S大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