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建筑院校绿色建筑课程设计及竞赛规模空前,共有76个建筑院校参加,代表了目前中国绿色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收到667个参赛表,实收作品632份,其中三年级组(大二、大三)323份;四年级组246份;专业组(大五、研究生、设计单位)63份。 为了唤起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关注,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引导在校大学生培养绿色建筑技术、生态模拟分析以及健康建筑理念,加强合作与交流将生态绿色理念整合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之上,特在全国建筑院校中发起绿色建筑课程设计及竞赛活动,使绿色建筑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专业必修课,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认识学习建筑节能的所必备的技术能力,培养低碳减排建筑设计思维理念,创新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在竞赛过程中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将绿色建筑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将建筑行业推向绿色生态为主导的新阶段。
活动举办的宗旨:改善现有大学教育体制的弊端,加大大学生交流的意识!通过这种交互式学习模式,让自己在大学期间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他们是新一代的设计者,他们承载着中国绿色建筑的未来,他们用最好的方式,提高综合设计水平,学习交流新的设计理念,将来势必在国际设计圈里占的一席之位!入围作品代表了现在在校大学生最高水平,他们将来都是建筑设计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有更多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新的一轮设计变革中,他们必将有一番作为!!
活动发起单位: 绿色建筑论坛
中国绿色建筑协会
深圳市深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深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述单位本着对社会建筑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本着对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高度危机感,本着对新型建筑人才的高度重视感,发起这次课程设计活动,领航绿色建筑新天地,此必为功在当前,利在千秋之举。希望更多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响应并参与到这次活动来,力求在中国各院校建立一套绿色建筑设计人才培育体系,让中国的建筑节能技术领先于世界,从而为全人类创造出绿色、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 活动时间
2011年9月——2012年3月 参赛级别及参赛对象
为了竞赛的公平性,合理性,竞赛活动共分三个级别:三年级组、四年级组、专业组,相应年级参加相应级别,越级参加取消参赛资格。 全国高校院系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暖通专业等相关专业的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研究生学生、设计院工作人员。 三年级组: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四年级组:大四年级学生 专业组:五年级、研究生、已毕业建筑设计工作者。 活动内容 1、参赛院校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绿色建筑设计课程; 2、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参赛,每小组参赛人员中可两种专业以上者(加分); 3、2011年11月20日前提交参赛报名表(详情请见附件1) 报名时需要添加竞赛管委会相关QQ号,随时通告竞赛最新动态并提高技术指导: 三年级组添加QQ号:1454085603 四年级组添加QQ号:1436047174 专业组添加QQ号:1656490384 4、课程与竞赛题目不限,可在贵校原定的建筑设计内容中运用绿色建筑技术,以及进行生态技术的创新; 5、作品要求为A4图纸(297×210mm),排版尽量在4张内排完,另外,可附加其它表现形式(比如:动画、多媒体、PPT、和作业相关论文等),以表达清楚全面为宗旨。 6、2011年所有参加其它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的作品,都可以参加第二届大赛。 作品提交。 1、作品提交截止时间: 2012年3月9日 (e-mail发送日期为准); 2、电子文件中只需要写作品的名称和参赛级别,不允许透露任何个人或所在 学校信息; 3、邮寄参赛表(见附件2),参赛表须院校盖章和指导老师签字;设计单位参赛者需所在单位盖章; 4、邮件名称规定:(作品名称)-(参赛年级),例如:光合 别墅-三年级组 5、手绘作品可扫描成电子文件,加以处理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过来。 声明:本活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科学的态度,确保不含任何掺假行为。 竞赛评审办法(加分点)
1 、建筑设计
首先满足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功能布局合理, 交通组织流畅,建筑设计新颖,并具备可操作性。通过建筑设计的手法、整体的布局、造型的调整,贯彻被动式节能技术、健康舒适设计理念;提高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2、绿色建筑技术运用 (1) 设计项目所在区域适宜性分析:结合项目所在位置气候参数和 地形特征、挖掘有利条件,与整体规划、建筑设计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理条件、人文文化。做到“因地制宜”; (2) 通过CFD流体力学模拟分析,调整整体规划布局,做到区域通风及 室内自然通风效果最大化;(论坛中会有相关指导 教程) (3) 通过热环境模拟分析,指导 景观设计及建筑立面设计,做到区域及室内热舒服值最大化;(论坛中会有相关指导教程) (4) 通过其它模拟分析手段(包括噪声、可视度、人流疏散等),提高建筑的性能指标,打造生态节能健康;(论坛中会有相关指导教程) 3、生态技术创新
挖掘新型建筑节能、节材、节水技术,从建筑设计本身实现全生态建筑理念。“不一定是全新的、不一定是传统的、不一定是权威的,不一定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是合理的”。 竞赛奖励: 各个级别均有以下奖项 1.奖项: 一等奖(1-3名) 二等奖(3-6名) 三等奖(4-10名) 优秀奖(10-30名) 2.获奖作品择优刊登于“建筑学报” 杂志社、“建筑创作”杂志社; 3.出版学生竞赛作品集。 4.建立绿色建筑人才库,获奖者将被推荐到知名企业工作。 5.颁发获奖证书,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得者将另外颁发“绿色建筑认证专家”认证证书(相当于美国LEED AP 证明获得者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水平)。 6.在各个学校展览获奖作品。 教师组 一等奖: 1名 二等奖: 2名 三等奖: 3名 每个学校可以指定1名或者多名设计教师负责竞赛活动组织,教师组织提交的参加竞赛活动的合格作品满5份即可参加评奖活动。评奖将根据组织参赛学生作品总数和质量由大赛评委会评选。获奖者简介奖在获奖作品集中发表。 活动负责人 最佳活动负责人(3名) 优秀活动负责人(10名) 每个学校指定一名学生负责竞赛活动的工作,评奖将根据组织参赛学生作品总数和质量,以及活动期间的表现由大赛评委会评选。获奖者简介奖在获奖作品集中发表。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深圳市宝安区东环一路皇嘉中心932室 邮编:518000 联系人:单鹏 QQ:754920774 联系电话:0755-29184139 18665337655 传真:0755-29184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