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分隔带绿化模式 中央分隔带不仅是高速公路绿地 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保障行车安全中起重要作用。中央分隔带的绿化模式在防止眩光干扰和减轻长途驾车的疲劳中十分重要,有以下几种绿化模式:一是整形式,即上层是相同株距排列的小乔木,下层是依景观需要搭配的 灌木和地被 植物。二是图案式,即将灌木或绿篱进行修剪,整理成一定的形状,并在立面和平面上适当变化,最终形成优美的景观绿化效果。三是平植式,即密植适宜的植物,并适当修剪、塑造形状,可防止杂草生长。
2、边坡绿化模式 边坡绿化应尽量结合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设计,绿化模式要根据边坡的土质、高度、坡度及纵向长度等实际情况而定。现有边坡绿化模式主要为壤土型边坡、岩石型边坡、土石混合型边坡。壤土型边坡主要由壤土构成,因此绿化模式多用机械喷草对土壤型边坡进行绿化。土石混合型边坡是指由岩石、碎砂、壤土等混杂构成的边坡,可采用拱形、菱形网格形成"人"字形浆砌片石骨架加三维网植草形成坡面绿化,或采用植生带码砌种植的办法。岩石型边坡可分级进行处理,第一级边坡一般都用浆砌片石满铺,在碎石坠落台种植藤本植物,起到从视觉上软化岩石坡面的目的。第二级及其以上的岩石边坡,可采用喷混植生、三维网植草或用安装刚性骨架回填土植草等生物防护新技术绿化坡面。 3、立交区绿化模式 目前互通立交区绿化的主导模式是自然式群落种植绿化模式和苗圃景观绿化模式。这2种绿化模式均采用"乔-灌-草"结合形成多层次的植物景观,模拟了自然植物群落,以顺应群落的自然演替,尽可能的实现生物多样性,实现原生物种的逐步恢复。这种绿化方式提高了立交区的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生态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