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社区的 景观设计应结合政府或开发商的需求,结合老年人的喜好以及他们对某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期望而展开。养老社区空间首先从市场分析、项目定位、总体 规划、功能布局、 交通流线等方面入手,此外满足基本功能基础上,兼顾美学、生态及意境的价值。 一、设计目标 养老社区以健康、长寿、智慧、快乐的需求为目标,它不只是住所,更是体验自然,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设计要汲取中国的养生理论、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兼顾适老性,安全性,生态性,体现科技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二、设计依据 1.保留场地特征 养老社区通常选择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在设计时要保护并使用这些要素,挖掘场地的精神内涵,使人工痕迹、自然特征、历史沉淀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突出项目个性和特色。 2.使用人群的分析 老年人的性别及文化背景,经济能力,健康状况,行为能力等。一方面,要从老年人的喜怒哀乐中去寻求景观设计创作的源泉、动力和方向;另一方面,也要设计师引导老年人,这两方面要结合起来。作为当代景观设计师既要照顾到受众,也要考虑到品位的提升。
三、设计手法 1.利用景观要素来控制和调节天气条件对社区环境的影响 过强的光线、过大的风,过冷过热以及蚊虫都会降低老年人对社区环境的使用。设计师需结合风、日照等进行整体设计,如通过廊架缓解眩光,提供遮阴场所;如设计 植物绿篱等遮挡冬季盛行风等。 2.利用景观要素促进老年人的感觉 挖掘不同景观元素的特征,让老年人产生体验的愉悦感和收获感。这就要求设计师站在老人的角度,细微的观察体味生活,赋予场地很多的内涵和意义。这种设计是触碰心灵的,它给人接近香喷喷的植被,触摸 树叶和枝,听到潺潺水和其他的东西,刺激感官的可能性,提供丰富多彩的植物和传统生活元素,如,老人看到人,自行车,狗等,获得了体悟生命和思维恢复的经验。 3.利用景观要素的调节促进老年人社会交往的愿望 很多时候,老人会感到孤独,尤其是在养老社区内部。孤独会导致抑郁症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所以,老人的人际交往尤为重要。老人们往往守卫自己的 室内领域,并感觉到孤独。 所以封闭的沟通方式并不可取,而在开敞的花园里,老人们会说话自如。当他们来到花园里,不觉得是局限在一个花园,而会感觉比较有活力。老人选择短距离散步和放松,坐着,聊天,喝咖啡,看着周围的环境,或在读报纸。通过增加户外交往 活动,可以促进老人感官和心灵的刺激,邻里之间的默契度也会提高。户外座 椅应该能自由组合,这样的花园被老人认为是会议的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