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岸 景观设计的处理手法可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类。 自然式驳岸即在水体形成后,仿自然河道,在水体周边种植植被,并采用天然石材形成生态自然式溪流,自然式岸线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有较多应用。 规则式驳岸多采用立式驳岸,或形成台阶,可坐在台阶上亲近水面,人工化的痕迹较重,规则式岸线近年来在 建筑领域有广泛应用。
一、规则式驳岸的处理手法 规则式驳岸常以石砌、砖砌或混凝土浇筑而成。此类驳岸的安全性最好,驳岸的防护能力较强,但观赏性较弱,大多数规则式驳岸未结合所处的环境,造景效果差,生硬而单调,形式太过于人工化。 1、砖砌驳岸 砖砌驳岸多见于规则式布置的小区和广场内水域面积较小的水体,这些区域多形成砖砌立式驳岸,如小区内的喷泉池、跌水池等水体,此类驳岸先由砖砌筑而成,而后采用花岗岩等石材进行铺贴,显得高档华贵,砖砌驳岸的施工标准较为成熟,便于操作。
2、石砌驳岸 石砌驳岸常为规整的石块以整齐的形式砌筑出立式驳岸,通常为分级阶梯式。它能在实景与倒影之间增加一个视觉层次,同时,这种形式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驳岸的体量,以达到拓宽水面空间的目的,阶梯式石砌驳岸也可以提供较为开阔的亲水空间。
二、自然式驳岸的处理手法 对于自然式驳岸的处理手法较多,较常见的方式有自然泥岸、卵石驳岸、块石驳岸及组合驳岸。 1、自然泥岸 自然泥岸为原生态方式的驳岸处理手法,自然泥岸通常为湿地,处于水域和陆地之间,界限不明显,适合于水生生物的生长。自然泥岸常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营造出野趣横生的柔和岸线。较大的人工湖泊周边常采用此方式,特别在湿地公园很常见。
2、卵石驳岸 卵石驳岸常为斜式驳岸,常见于水面较窄的水体,卵石驳岸即用鹅卵石堆砌而成,卵石驳岸的造景效果较好,着名的苏堤就是用干砌卵石的方法建造的。卵石驳岸是将卵石不规则的镶嵌在混凝土等基层之中,如山涧溪流一般,使人很容易与水接触。
3、块石驳岸 块石驳岸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堆石和塑石两类,常为立式驳岸。
3.1、堆石塑造是以形状各异的太湖石、青石、黄石等石材进行堆叠,营造出高低错落、棱角分明的硬质驳岸,此方法更接近于自然景观。 3.2、塑石则是利用水泥、玻璃钢、有机 树脂等建筑材料,采用现代施工技术塑造出造型多变、形态丰富的山石景观,塑石的优点是造型随意、色彩丰富,重量较轻,同时可以节省石材。塑石驳岸常和假山形成一体,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不论是哪种石质驳岸,都是对石头进行艺术重组,最终的目的都是让石头与水、植物及周边环境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它们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最佳的空间环境。
|